莆田人才網近日進行的主題分析,主要針對目前員工結構的年齡差異產生的代溝給出應對之道。
90后涌進職場代溝趨于明顯
隨著“90后”越來越多地挺進職場,年齡差異的代溝早晚會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浮出水面。高職、職業技術學校輸送大量90后技術工人制造業企業半數基層員工為90后。
近日,莆田人才網人力資源專業人士展開的調查,制造業企業關注員工心理問題的比例大幅上升,制造企業近半數基層員工為90后。據悉,近幾年職高、職業技術學校十分受寵,很多年輕人選擇技術工人作為自己職場第一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出現基層職工多為新生代的現狀。這也使得如何處理好年齡代溝成為重要管理課題。
90后功利性強、焦慮水平均超80后
莆田人才網調研顯示:90后大學生興趣愛好和職業取向上都呈現多元化,但是功利性強,水平均超過80后,并且發泄不滿的方式易于過激。由于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幾乎沒有任何心理和職業方面的輔導,從一個相對松散的、受呵護的生活、學習環境進入到一個對紀律、職責和結果有明確要求的職業環境,所需要的心理調整和干預主要靠個人自己和企業。為此,有半數以上企業在人才招聘面試中增加了“壓力測試”的比重。
企業對待90后需心理支持
采訪中,一些HR指出,目前來看,無論是新生代打工者還是大多數企業都缺乏必要的心理建設,他們都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才能和諧共處。
年輕員工抗壓能力差、心理脆弱。
“80后”、“90后”是現代大城市中新生打工族,這代人多是獨生子女,抗壓能力、吃苦能力較差。但同時,這代人更自尊、夢想也更大。進入現實工作后,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讓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難以適從。他們會覺得懷才不遇,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逐漸對學習和生活喪失興趣,產生厭世感。
長時間工作磨損心理。
企業員工心理問題發生主要在于勞動強度較大、工作簡單機械的行業,如電子制造、IT等。這類行業的員工入職后一般只接受簡單的培訓,但要求比較高,年輕員工身心難以適應。而每天重復性的工作也會磨損人的心理,如果再休息不好、缺乏情感交流,就會加重挫折感和孤獨感,對生活喪失信心。
管理缺乏心靈關懷。
在管理工作中缺乏個人生活空間。打工者又遠離家鄉和親人,一旦出現不良情緒,找不到宣泄途徑,缺少親情撫慰和自我救助的條件。久而久之,不良情緒累積起來,造成了極端行為。呼吁企業管理要多些“人情味”。企業管理者要多對員工進行心靈上的關懷,例如定期組織員工娛樂活動,給員工過生日等,讓員工感受到“人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