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涵江區白塘湖風景區里看到,清澈的湖面波光粼粼,岸畔上楊柳依依,艷麗的桃林與古屋農舍交相輝映,許多游客或在湖中泛舟游憩,或在湖畔樂放風箏,或在林間賞花留影,處處是一幅幅愜意溫馨的場景。這僅僅是該區改善提升歷史名勝景區,不斷優化城鄉宜居環境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涵江區更加突出宜居理念,改舊城、擴新區,廣綠化、清河道,整治市容環境衛生,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提升城市建設品位,塑造美麗家園新面貌。今年,該區持續推進宜居環境建設,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點線面”攻堅為平臺,結合小城鎮綜合改革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城鎮“三邊三節點”和特色景觀帶等整治建設,進一步打造環境優美、生態良好、彰顯水鄉特色的宜居新城。
在“點”的攻堅上,注重從城鄉社區向棚戶區拓展延伸,提速塘北社區、鋪尾、舊汽車站等安置房建設,同步配套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推動老城區更新提升;整治城鎮“三邊三節點”上,重點提升沈海高速出口、人民公園、宮口河等城市主要節點,突出互通互聯、親近山水、成網連環,精心打造城市景觀走廊亮點工程,努力實現“顯山、露水、透綠、靚景、潔凈”的城市風貌。同時該區還加快江口蒜溪片、白沙坪盤、大洋車口等“幸福家園”試點村建設,打造白塘洋尾歷史文化名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示范村莊,努力闖出一條具有涵江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路子。
在“線”的布局上,該區結合完善“七橫八縱”路網,在塘北片區、新涵工業園區、臨港工業區等城區內新建防洪排澇改造工程,配套建設污水管網,優化提升城市形象;持續推動綠化下山,著力抓好園林綠化七大提升工程,開展單位庭院、工廠小區、房前屋后、堤岸護坡等立體空間綠化,促進省道201、涵港大道、海岑河等綠道連線成片,構建更加宜人的城鄉綠道系統生態網絡。
在“連點成線”的基礎上,該區還將宜居理念向“面”上延伸,注重形成連線擴片的規模效應,全面改善提升城鄉環境面貌和質量。如該區通過新建垃圾轉運站、改造提升公廁建設等等,在六江兩溪流域沿岸大力開展農村家園清潔行動;綜合整治城涵河道,開工綬溪至陳橋慢道工程,堅持城涵同城化發展,實現城涵路通、水通、綠道通。此外,該區還積極推進山區生態景觀長廊建設,完善提升瑞云山、望江山、尖山寨、夾漈草堂等4個省級森林公園,創建永興巖國家4A級旅游景區,開工建設西河公園、囊山公園,讓群眾有更多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朱秀花 林亦霞) |